发布日期:2025-05-07 21:44 点击次数:167
3月7日,海南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成立股票十倍杠杆,聚焦航天旅游、航天应用技术、航天商务(直播)、航天语言服务四大产业群,探索“航天+国际化+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3月7日,海南省首个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成立大会在文昌举行。主办方供图
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杰等航天领域顶尖专家担任高级顾问,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多方专业力量,共同搭建航天应用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揭牌。主办方供图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正强在致欢迎辞中提到,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此次携手航天和旅游领域顶尖企业、高校以及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学校将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的优势,结合多语种办学特色,主动融入国家航天战略布局,聚焦航天旅游、航天应用技术、航天商务(直播)、航天语言服务四大产业群,探索“航天+国际化+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教育之力、人才之智、创新之能,为海南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会议现场大咖云集,共谋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大计。主办方供图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肖琳认为,在宏大的航天产业变革时代大潮中,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应运而生,将基于航天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各大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培养“懂技术、精运维、善创新、会服务”的航天专业技术人才,让人才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并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产教融合”的新标杆,航天产业升级的“人才反应堆”,全面支撑文昌航天产业高速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倾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杰提到,期待航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开放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派驻工程师担任产业导师,联合制定岗位标准,让学生的试卷写在大地上,成果用在车间里。
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文昌召开。主办方供图
据悉,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成立后,将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文昌航天城区位优势和航天产业集聚效应,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国际视野、服务地方”为办学理念,推动航天旅游、航天应用技术、航天商务(直播)、航天语言服务等多方向的协同发展,培养适应航天应用产业需求、具备扎实航天专业知识、精通多门外语且熟悉国际商务与文化交流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于一体的航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推动航天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航天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成立大会结束后,召开了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提出,2025年,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暨航天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将重点聚焦建立协作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定期召开会议、构建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核心产品等六大方面开展建设,不仅推动航天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交融,促进专业集群与文昌航天城产业链无缝对接,同时推进航天产品与服务商业化推广进程,打造航天语言服务标准化体系,为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国际航天合作枢纽提供坚实的语言服务支撑。
南方+记者 黄倩
通讯员 郑晶晶股票十倍杠杆